歡迎瀏覽湖南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731-83662793
做好早春養殖管理,嚴防“越冬綜合征”爆發
發布時間:
2023-02-23 00:00
來源:
近幾年,每年開春后,全國范圍內都出現了大規模的爆發性魚病,該病發病品種多,面積廣,損失巨大。
危害品種有:
草魚、鯽魚、花白鰱、鯉魚、黃顙魚、斑點叉尾鮰、加州鱸等。
主要癥狀體現為:
大量魚在淺水處浮游,不吃食,體表有赤皮、水霉癥狀,后續出現爛尾、蛀鰭、爛嘴、爛身等多種癥狀。
從2021年起發病面積在不斷增加,甚至沒動過網的原塘魚都發生死亡,使用抗真菌藥、殺蟲藥后效果也不佳,死亡持續時間長,造成損失極大。
經分析,該爆發性疾病為多因素協同誘發,病程長,處理難度大,其發生主要與秋季及越冬期的養殖管理有關,稱為越冬綜合征(民間俗稱“早春魚瘟”)。

近幾年發病魚癥狀
其發生主要與下列因素相關:
1.投餌率及餌料質量
對存塘魚來說,秋季及春季的投喂非常重要。
秋季尤其是10月中下旬開始,由于氣溫走低,部分養殖戶開始投喂低質飼料,而低質飼料導致越冬期魚類營養累積不夠,體質變弱,易發生疾病。
2.開春后的底質惡化
秋季是整個養殖周期的后端,殘餌、糞便會在這個階段累積到最大限度。
若在秋季沒有對殘餌、糞便沉積后惡化的池底作充分的改善,開春后下雨會使池底上翻,有毒有害物質被瞬間大量釋放,病原菌同時被釋放,形成了越冬綜合征爆發的病原條件。
3.帶蟲、帶菌過多
低溫期魚體檢查度不夠,較輕的傷口未得到及時處理,特別是一些大型甲殼類寄生蟲如錨頭鳋等未及時處理導致繼發感染;
低溫期水體的各類致病菌未及時處理,帶菌過多,開春后氣溫上升各類致病菌大量繁殖。
傳統經驗里低溫期的疾病較少,對魚體檢查的頻率大大降低甚至停止,而年底、年初是苗種投放的相對集中期,魚體受傷的概率相對較高,有些寄生蟲如錨頭蚤越冬期不會脫落,其叮咬造成的傷口持續存在,這些狀況都會造成細菌繼發感染后爆發越冬綜合征。

錨頭蚤越冬期仍可存活

傷口繼發細菌感染后形成潰爛
4.重要器官維護不到位
秋季是魚類的生長高峰期,也是越冬前的營養積累期,是養殖周期中最重要的時期。
秋季的投喂量大,肝臟、腸道等消化吸收器官負擔大,一旦肝臟機能下降,腸道出現傷口,易形成爆發性疾病。
5.長期機體內源性缺氧(血紅蛋白數量減少,機體攜氧能力下降)
若餌料質量低、高密度養殖、養殖環境惡化,會使水生動物本身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血液中紅細胞減少,攜氧能力不足,易導致魚類攝食不旺、生長緩慢、疾病高發。

白鰓、白肝
早春重點工作
1.做好飼料投喂管理
合理的營養攝入是疾病防控的關鍵,過低或過高的投喂,投喂質量較差的飼料都可能導致免疫力的下降。
應該根據水溫、天氣、溶氧等條件靈活調整投餌率,足量投喂配比科學的飼料。
在最適生長的水溫內可增加投餌率至2.5-3%左右,魚類飽食后對溶氧的需求較高,同時也會對肝臟形成負擔,因此在天氣突變、溶氧不足、魚發病時需適當降低投餌甚至停止投喂。
2.強化改底
針對養殖周期中不斷積累的殘餌、糞便等,應在越冬期前進行強化處理。
越冬后存塘魚較多,還沒有出魚的塘口可通過局部大劑量投放化學改底如坤源菌毒泡騰片、全能底凈等,對池底狀況進行改善,降低春季池底上翻時的危害。

有效降低春季池底上翻時的危害
3.早春進行普殺工作
坤源一掃光可殺滅魚體錨頭鳋等大型甲殼類寄生蟲,以免造成繼發感染。
使用坤源滅毒威進行池塘消毒,能有效殺滅因底質惡化等原因泛濫的池塘致病菌。
滅毒威是坤源新上市的消毒爆品,殺菌力強,可有效抑制水體中的致病菌。
越冬綜合征會引起魚體出血、爛身、爛嘴、爛尾,且一般藥物治療效果差,但坤源滅毒威防治此病效果顯著,一瓶可用6-8畝每米水深。

坤源滅毒威防治越冬綜合征效果顯著
4. 細致檢查
強化對魚體檢查的意識,設定固定時間,對存塘魚進行細致的體檢。
通過體檢,發現問題,及早處理問題,在寄生蟲、細菌、病毒病爆發的敏感節點,提前進行干預。
5.做好肝臟、腸道的保護
過量投喂的餌料需要肝臟分泌足量的消化液進行消化,投喂高峰期魚類肝臟負擔較大。
可結合檢查,明確肝臟的狀態,及時、足量添加保肝藥物及維生素等(及時投喂活力健+金多維),防止肝臟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

防止肝臟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
良好的腸道狀態可促進營養物質及藥物的吸收,秋季投喂量大,魚類腸道較為脆弱,此時應重點關注腸道狀態,可以通過菌美等有益菌拌喂,減少消化的負擔,保護、提高腸道狀態,從而提升魚的體質。
6.注意魚類補血
魚類血液只占其體重2-3%,疾病、機械損傷等易造成魚類失血,使魚類紅細胞減少,降低血紅蛋白數量,導致機體運輸氧氣能力降低。
可定期使用血氧健補血、增強免疫力。

修復紅細胞,增強免疫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