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瀏覽湖南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731-83662793
做好養殖越冬管理,讓您的魚兒過個好年!
發布時間:
2022-12-07 00:00
來源:
跨年養殖要度過連續2-3個月的寒冬期,在此期間,池塘溫度低、光照不足、魚類攝食欲望低,正是這種環境讓廣大養殖戶朋友覺得冬季管理可有可無,很多人在漫長的冬季甚至完全不對池塘進行管理。
大家期望在過年期間吃飽喝足,舒舒服服過個好年,魚兒也一樣,如果忽視越冬管理,來年開春就極可能爆發魚病,造成大量經濟損失。
忽視越冬管理究竟會給魚兒帶來什么危害?
“忽視越冬管理”主要指冬季停止投喂、不及時肥水(導致水質過瘦)、不清理養護底質等情況。
1. 長時間停食對養殖動物的危害
塘魚長時間缺餌料,就會到泥巴中去找食物,這是開春池塘打樣看到很多魚類腸道都是泥巴的原因。
長此以往,魚類消化系統會逐漸退化,這是開春后魚腸道非常薄、易引發腸炎的原因。
除了造成魚兒掉膘減重,還會引起比掉膘更嚴重的后果:魚體由于營養不足造成各種機能下滑、抵抗力低下、抗應激能力減弱。當開春后持續升溫,能量開始消耗,身體機能卻已經下降,雙重影響讓魚的防疫系統崩潰,嚴重的造成死亡!

雙重影響易使魚類防疫系統崩潰
2. 水質長期偏瘦對養殖動物的危害
冬季不肥水,池塘水質長時間保持偏瘦狀態,池塘生產力系統穩定性差,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比較典型的就是黃顙魚的小瓜蟲。
瘦水條件下,受傷魚體也更易引發水霉病。

受傷魚體更易引發水霉病
3. 不改底對越冬期的危害
冬季底部有機質堆積,容易滋生有害菌,成為病原菌的溫床。
冬季溫度低,魚類本能性的往中下層活動,這樣更容易接觸病原菌,造成潛在風險。
更為嚴重的是來年爆發“早春魚瘟”,造成不可逆轉的經濟損失!
早春魚瘟發生于春季,是一種危害淡水魚類的爆發性疾病,主要癥狀有:
1. 瀕死魚感染初期部分魚眼球突出、充血;
2. 體表病灶部位鱗片脫落、赤皮、潰爛,偶見伴隨豎鱗情況;
3. 鰭條基部充血或出血,部分魚鰭條腐蝕;
4.隨著病程發展,體表潰爛加深,形成深淺不一潰瘍灶,嚴重時爛及肌肉甚至露出骨骼。



“早春魚瘟”癥狀
因此,廣大養殖戶朋友要清楚,要想在來年實現魚兒產量于品質的“彎道超車”,越冬養殖管理不可或缺!
可采用坤源“三養原則”——養水、養底、養體質進行冬季養殖管理
1.做好飼料投喂管理
合理的營養攝入是疾病防控的關鍵,過低或過高的投喂,投喂質量較差的飼料都可能導致免疫力的下降。
冬季天氣晴好時,可兩到三天投喂一次,確保越冬期的營養積累。
2.強化改底
針對養殖周期中不斷積累的殘餌、糞便等,應在越冬期前進行強化處理,可定期使用【菌毒消泡騰片】或【全能底凈】等底改產品,對池底狀況進行改善,降低春季池底上翻危害。

坤源“菌毒消”——用過的都說好

3. 細致檢查
傳統經驗里低溫期的疾病較少,對魚體檢查的頻率大大降低甚至停止。
而年底、年初是苗種投放的相對集中期,魚體受傷的概率相對較高,有些寄生蟲如錨頭蚤越冬期不會脫落,其叮咬造成的傷口持續存在,這些狀況都會造成細菌繼發感染后爆發越冬綜合征。
因此推薦在越冬前選用【一掃光】等產品殺滅體表錨頭鳋等寄生蟲,確保安全過冬。

坤源“一掃光”——有效殺滅錨頭鳋、水體紅蟲
4.做好肝臟、腸道的保護
過量投喂餌料需要肝臟分泌足量的消化液進行消化,投喂高峰期,魚類肝臟負擔較大。
可結合檢查,明確肝臟的狀態,及時、足量添加【血氧健】、【活力健】等,防治肝臟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

“血氧健”——貧血缺氧難治療,打開血氧新思路
相關新聞